客戶經理:155-3138-3238
智慧水務是以“互聯網+”、傳感器、大數據、智能化技術為基礎,環境、設備與數據之間實時流通,設備制造、環境治理、綜合服務各環節緊密相連的的智慧網絡。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《中國智慧水務行業趨勢前瞻與投資分析報告》整理顯示,未來5年-10年,我國水務市場將出現空前火爆格局,“十三五”將產生百億、千億級的標桿企業,將助于行業競爭格局的深度調整。不過,國內智慧水務建設還處在成長階段,與國外相比還有差距,比如基礎設施適應性不強、專業人才缺乏等問題,還需在實踐中完善。 事實上,自2016年之后,水處理產業已進入了一個新常態。在頂層設計的助推下,近年來,加速布局智慧水務的企業數量快速增加。盡管目前以細分領域、傳統設備制造、水環境修復板塊仍“領舞”水處理增長,但總體看,水處理+智能化發展正在由需求側向生產端逐漸滲透。 當前智慧水務面臨的挑戰可歸結為以下幾點: (1)建設涉及面廣,工作量大。取水、輸水、凈水、配水、售水以及其工藝、設施、功能、硬件和軟件的數字化、網絡化、智能化和可視化全過程。 (2)基礎資料殘缺不全,進一步完善基礎數據,歷時較長。 (3)地域分散,智慧水務需要建立在絡化的基礎之上。 (4)需要最大限度保護早期投資,避免浪費。降低關聯的設計耦合度,減少重復性開發。 (5)提供異構、分布式環境下的信息整合,簡化信息資源的訪問,支持跨業務系統條塊的業務流程。 目前國內傳統的水務行業正在借助‘互聯網+’,以及“物聯網、云計算、大數據”等技術新趨勢,向智慧水務轉型,并快速發展。據業內預測,“十三五”將成為智慧水務加速發展時期,競爭格局逐漸由分散向集中過渡,未來有望誕生千億級別的龍頭企業。 智慧水務利用新一代信息技術,通過傳感器技術、網絡和移動系統與水務信息系統的結合,構建成智能感知、智能仿真、智能診斷、智能預警、智能調度、智能處置、智能控制和智...
上一篇:光電直讀遠傳水表的工作原理
下一篇: 行業公司采用集中抄表系統的必要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