歡迎訪問巨靈儀表網站,我們提供儀表物聯網解決方案,是各種冷熱水表的生產廠家:生產各種智能水表射頻卡IC卡預付費水表、有線/無線遠傳水表、光電直讀水表等、階梯水價水表。價格優惠。歡迎各地水務局、房地產公司、農村安全飲水改造等單位合作、報價。
SERVICE PHONE
400-038-0636
產品中心
PRODUCT CENTER
SERVICE PHONE
400-038-0636

咨詢熱線

400-038-0636

客戶經理:155-3138-3238

地址:河北省張家口市高新區許家莊工業園
郵箱:3350009655@qq.com

新聞動態

當前位置:主頁 > 新聞動態 >

運維、調度、硬件、軟件 — 電網智能化如何落實

發布時間:2017/08/08 點擊量:

有數據統計,僅7月25日,全國單日最高發電量達211.22億千瓦時,已七次創下歷史新高,20省用電負荷破紀錄!

 

高溫本身,以及高溫時間內電網的超負荷供應,對于臺區配電網的軟件、硬件、服務平臺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電網智能化的呼聲也越來越高。

 

面對持續高溫天氣,各地區電網都在積極應對

智能運維、調度
 

一是加強職工培訓。宣貫學習《2017年延安電網迎峰度夏風險預警》,要求熟知迎峰度夏期間電網薄弱點,存在問題,掌握應對措施。有些地區還開展聯合事故演習,進一步發現和排除隱患。

 

二是加強設備運行環境的管理。及時發現并調電力設備溫度過高帶來的裝置死機、插件故障、燒毀等安全隱患,并加強設備運行環境溫度的巡視、監測等工作,避免設備故障導致電網事件。同時加強設備備品備件的管理,保證備品備件充足,強化消缺制度,確保缺陷處理及時,設備健康運行。

 

三是科學應對高溫高負荷。針對設備特點,加強對空調制冷、UPS運行狀態以及廠站網絡數字通道、電量采集信息、自動化系統WEB瀏覽等環節的巡視維護,有異常立即處理;

 

四是積極開展系統設備隱患排查。與電量、運維、信通等相關部門聯系,針對系統薄弱環節進行隱患排查工作。進行設備檢修和變電站一體化檢修,消除主網設備嚴重隱患,完成輸電線路地網檢測,整治不合理地網,完成主變降溫系統改造。加強輸電線路運行維護,通過帶電檢測、在線監測等技術手段,實施狀態管控,組織開展輸電線路測溫、特巡、夜巡工作,確保線路安全運行。開展對輸變配電設備、設施的異物短路隱患專項排查,及時消除安全隱患。

 

五是加強電網調度運行管理和負荷監視。電力調控中心在電網大負荷期間,密切關注負荷變化,加強設備監控,增加設備特巡,全力確保迎峰度夏期間電網安全運行。做好事故預案,預想到并有相應的處置預案,增加負荷預測準確率。有些地區還專門針對故障頻發的城中村進行隱患治理,按照輕重緩急的原則,對配網實施增容改造、低壓改造,持續改善城中村用電條件。

 

智能硬件、軟件
 

近幾年,針對城區配電網和農村配電網都在積極的建設和升級。海口電網計劃新增投資2億元,增強配電網架;銅仁市郊供電局出資959萬元實施5個鄉鎮第二批中心村配電網升級工程;丹江口農村配電網建設改造工程啟動,投入將超10億;成都電網建設提速,電網承載能力較去年增加約120萬千瓦……

 

細分到配電臺區,有人提出了智能配電臺區的概念

針對更細分的配電臺區,有人提出了智能配電臺區的概念,認為智能臺區不應過分強調主站功能及大數據,事實上臺區的大量工作是通知一線人員注意什么,解決什么,較少的功能是區域分析。在大多數情況下,上傳的數據都可以理解為垃圾數據。應將終端設置為一個小主站,絕大數問題在主站不參與、不操作的情況下,終端自行分析處理并且告知相關人員,提高臺區自動化管理水平,達到減人增效的目的、滿足新型供電服務需求、減少和延緩電力建設投資。

 

但是現階段臺區建設存在功能分散、設備孤立的問題,因此智能配電臺區對臺區內硬件、軟件都提出了要求。

 

硬件應具備較強計算、存儲能力,能方便的添加新業務功能。能滿足未來分布式電源、電動汽車等多元化負荷、末端電能質量治理、低壓運維管控等新業務接入,配變終端的處理及計算能力逐步提升。隨著配變終端管理功能需覆蓋整個低壓臺區,以及配變終端作為低壓臺區的核心管理設備的定位,必然需要大幅提升配電終端存儲能力。存儲空間建議不低于1G。配變終端未來為了適應多樣化的業務需求,同時考慮到應用場景與環境以及未來自動化檢測的方便性,建議將主要的基本功能確定后,采取基本功能結構設計一體化、通信及擴展功能模塊化設計。

 

軟件架構具備開放性,具備第三方軟件移植能力。有通用基礎業務接口,具備業務邏輯的控制功能,可以應對復雜的業務需求。
煤改電、電動汽車充電以及逐漸豐富的電器設備等進一步提升了電能需求,而分布式電源、新能源發電等也對電網和配電網、配電臺區運行穩定性提出了新的挑戰,未來的電網發展會越來越切合智能化的主題,從整個大電網到地區配電網再到配電臺區都不容忽視,而兼容性和可升級性則是對硬件和軟件的通用需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