劉敏:守好電能計量的“秤桿子”
工作崗位:湖北荊州供電公司客戶服務中心計量室檢測檢驗班班長
工作亮點:潛心鉆研,刻苦創新,多項創新成果獲得全國優秀QC成果獎。他先后獲得全國質量信得過班組建設先進個人、國家電網公司優秀共產黨員、國家電網公司生產技能專家、湖北省“五一勞動獎章”等榮譽稱號。
劉敏,1996年畢業于華中科技大學電力系電磁測量及儀表專業。大學畢業后,他成為湖北荊州供電公司客戶服務中心電能計量室的一名員工。自此,劉敏一直從事復費率電能表、預付費電能表、長壽命技術電能表、多功能電能表及集抄系統等計量產品的開發、生產和檢定工作。7月20日,劉敏獲得國家電網公司優秀共產黨員稱號。
敏而好學 掌握核心技術
電能計量裝置是供電企業電費結算的一桿秤,電能計量的準確與否直接關系到供電企業和客戶的經濟利益。
參加工作20余年,劉敏見證了電能計量裝置從機械表、電子表到智能電表的演變。“原來家庭中使用的是機械式電表,靈敏度低、功能單一,客戶無法獲悉各時段詳細用電情況,自主調整用電時間。”為了滿足客戶需求,他開始研制復費率電能表等新型電能表。
“以前在學校里只學習電能表理論知識,缺乏電能計量產品開發研制的實踐經驗。”為了研制出穩定、準確的新型電能表,劉敏向高校專家請教,了解國外先進計量芯片的信息和特點;廣泛開展市場調研,走訪電能表大型生產廠家,了解研發及生產程序,學習前沿計量技術,鉆研電子式多功能電能表的生產工藝、內部結構、設計原理。他穿梭在鄉鎮供電所和客戶間,摸清各方對電能表功能的要求。
經過一年的反復實踐,劉敏成功研制出機電式復費率智能型電能表。該電能表分時計量功能可以讓客戶自主安排生產時間,盡量利用低谷時段組織生產,享受低谷電價,有效節約電費。
多年來,他還研發出預付費電能表和防竊電電能表,被廣泛應用在電能計量工作中。預付費電能表能幫助客戶解決租賃方電費回收問題,幫助供電企業降低電費回收風險。帶防竊電裝置的電能表可有效保障供電企業經營成果顆粒歸倉。
創新實踐 精準檢定電能
2005年4月,面對電能表檢定人員少、批量檢定任務重等困難,劉敏主動轉到電能表檢定業務崗位,肩負起為電能表“把脈問診”的重任。
“當時智能電表正在全面普及推廣,原有檢定設備跟不上檢驗要求,急需改造和更換。”迎難而上的劉敏,一邊組織班組成員學習智能表規程規范,一邊走進智能電能表檢定裝置生產廠家,學習智能電能表新型檢測方法。回到單位后,他將所學化為所用,帶領班組改造接線裝置,提升檢定效率。
“這批互感器檢定不合格,已整批返廠整改3次了!”7月13日早上,互感器廠家負責售后服務的遲經理接到劉敏的電話。
這批互感器是農網改造工程急需的計量物資,劉敏三次抽樣檢定這個批次的互感器,均不合格。互感器沒能通過驗收,他隨即聯系物資部門,通知廠家返廠整改。
在農網改造工程工期緊、檢定計量裝置工作量大的情況下,劉敏堅持原則,在廠家技術人員的配合下,加班加點、嚴謹細致地檢定每組計量裝置,嚴把電能計量裝置檢定的入口關,降低檢定誤差,同時堅決退還檢定不合格的計量裝置,保證計量性能符合標準。
檢定實驗室內,劉敏熟練地連接一組互感器的測試導線,仔細地選好被檢互感器的參數,核對誤差標準值,啟動檢定程序。檢定裝置顯示檢測數據后,劉敏認真地觀察數據變動情況,確認數據穩定且沒有任何異常后,才開始準備檢定下一組計量裝置。最終,這批整改的互感器全部檢定完畢,通過了全樣品驗收。
這是劉敏從事電能計量裝置檢定的一個縮影。2013年以來,劉敏擔任內勤檢定班班長,帶領班員全面學習計量檢定相關法律法規、規程規范,嚴格執行計量檢定工作標準作業指導書,定期維護標準檢定裝置,嚴把檢定數據復核關。目前,劉敏帶領班組檢定各類電能表285萬余只,各類互感器12萬余臺,從未發生一起檢定質量事故。
樸實無華的劉敏每天穿著一身白色檢定服,黝黑的臉龐上戴著一副眼鏡,穿梭在一排排檢定臺間。“與電能表、互感器相伴20余載,只為精準量好每度電,守好電能計量的‘秤桿子’。”劉敏堅守著自己的信條。